关于提升石油装备制造企业

竞争能力的建议

 

通过前期政协组织的培训学习和个人工作中的一些经历,对制造业,特别是机械设备制造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之前走访常州地区,当地生产的干燥器占据了国内干燥器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被称为“干燥器之乡”。当地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却可以生产形式和型号相对都比较全面的产品,因此着重了解了一下他们企业的组织模式。当地很少有可以独立完成干燥器全流程制造的企业,主要通过不同行业的划分,干燥器企业主要完成干燥换热面积计算、设备材质选择,单体设备选型等工作,然后将不同专业的要求分包给各专业公司,比如外壳及支撑件委托给板材及型材制作公司,自动化控制系统委托给自控公司,机泵、阀门和管道管件等部件都有专业的公司去加工制作,最终由干燥器公司统一装配成型。

机械设备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产业集群,需要设计、加工、测试、质检、使用商等多领域不同人才之间的互相配合,性能指标和成本控制成为关系到机械设备加工制造企业生死存亡的因素,核心技术和规模效应对产业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我区主要的规模化机械设备加工企业以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为主,大部分为胜利油田改制企业,对油田的组织运行方式和实际需求具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同时胜利油田作为国内最早开发的几个大型油田之一,拥有丰富的行业专家,涵盖原理、结构、材质、使用等各方面。

行业的发展具有深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本人将一些直观的认识和建议梳理如下,望能引起领导的重视:

一、关于石油装备制造企业:

我区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以油田的直接需求为主进行规划生产,分工不够细致、合作不够紧密。基础性设备及配件加工企业受到规模更大、专业性更高的外部企业冲击,竞争优势不明显;对于集成式油田专用设备的加工制造企业,则面临核心技术不足、市场规模有限等直接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区政府加强对行业的规划引导能力,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提升我区相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由区政府牵头,发挥好石油装备制造业协会的作用,确保协会能识别、理解、吸收、扩散相关产业信息,引领该行业的发展。

2、通过政策、资金等方式引导行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往专业化发展,通过各专业化企业的分工合作,提高区内企业竞争力。

3、支持专业化企业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加快行业内新技术在我区的产业化落地。

4、出台相关人才引进政策,帮助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二、关于充分利用好油田内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胜利油田进入开发的中后期,对人员的需求量减少,油田也出台了相关劳务输出等政策,油田内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区当地珍贵的资源,也是支持石油装备制造也的重要理量。

区政府可通过与胜利油田相关主管部门沟通,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油田专业技术人员对我区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支持:

1、协调相关政策,充分发挥胜利油田“五院一中心”等科研部门,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提供支持。

2、通过灵活的人才使用方式,使更多的油田专家能加入到企业的科研、生产、管理和运行中来。

3、鼓励企业引进更多的油田富裕人员,充分利用其对油田生产和管理中的经验,促进企业的成长。

石油装备制造业在我区已经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且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模,希望区政府在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化的机会下,充分发挥行业的集群效应,利用我区内外部资源,引领产业的组织结构,通过更好的竞争、合作,使该行业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与市场。抓住石油增产,特别是中西部石油大开发的契机,使我区石油装备制造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